近年來,隨著智能座艙業務的不斷成熟,智能座艙的滲透率也不斷上升,根據預測,2020年中國市場智能座艙滲透率為48.8%,到2025年滲透率有望達到75%,而智能座艙升級帶給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車載顯示屏量和質的升級。未來3-5年,柱對柱集成控制臺顯示等新技術將加速大量安裝和使用,普及率將快速上升。
車載顯示從原來的獨立集群+中控臺擴展到多屏、一體式、曲面OLED、柱對柱、從左到右顯示,伴隨觸控反饋、語音控制、手勢控制、生物特征識別等新技術。
例如,支持升降模式的集成中控臺顯示屏已在 Voyah、IM L7 等車型上看到。
IM L7
Voyah
大陸集團研發柱對柱“中控一體化屏幕”;從屏幕上來說,大陸集團目前研發的“柱對柱”解決方案就是從車頭一左側的A柱,到車頭右側的A柱,成為貫穿的大屏幕。到時候顯示屏幕的尺寸和操作都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對于汽車來說之前強調的動力總成,慢慢地會變成屏幕的尺寸和用戶體驗。
A柱到另一個A柱的一體化顯示解決方案與“多屏”相比成本更低、可控性更強,將首先安裝在梅賽德斯-奔馳 E/S 級上等等。
汽車廠商有多種設計可供選擇,從平板顯示器到曲面顯示器,橫置或者縱置,或者不規則形狀。前座的駕駛員和乘客可以輕松使用各種類型的顯示器。此外,隨著尺寸的增加,可以在一個顯示器下連接多個顯示屏幕,允許多個顯示屏進行內容的互動。
從未來少數高性能計算機將取代許多現有專用控制設備的角度來看,“柱對柱”顯示器是更進一步的演進,是汽車逐漸融合到移動數據中心不可缺少的一環。